幼小科学衔接,为孩子打下好基础

育儿 来源:人民网 2022-05-31 10:14 阅读量:6377   

教育部办公厅最近几天发出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活动从5月20日开始,持续到6月20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年轻连接,我们在行动幼儿园和小学是儿童教育的最初阶段尊重成长和教育规律,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至关重要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对幼儿联结的一些不科学的认识,导致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做好幼儿的衔接,迫切需要科学的认知和行动

孩子的教育不应该是初级的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相互呼应的过程,是儿童学习发展的自然过渡和延伸做好幼儿衔接工作,是支撑幼儿学习发展连续性,实现基础教育整体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前我们在国家层面强调幼儿的科学衔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就是为了纠正最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些认知误区和行动误区,比如长期存在的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脱节,衔接意识淡薄,过分强调幼儿学习的知识准备等等其中,最大的误区就是学前教育的小学化

幼儿教育所谓的小学化教育,主要表现为不尊重3—6岁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忽视学前教育的基本特征,过度的早期智力开发,过早的优势智力取向,过度的单一兴趣培养,过度的学科知识学习,违背了儿童的天性和发展规律,异化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小学化之所以应运而生并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压力迟迟不能给家长带来的心理恐慌在社会竞争的压力下,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过早地把成人世界的竞争或价值观强加给孩子

我们可以理解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对未来竞争的恐惧,但急于求成是否科学虽然有研究表明,孩子的入学准备对其适应学校生活和后来的学习成绩有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入学准备不能简单等同于识字,识数,背古诗

3 ~ 6岁的孩子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比起识字,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由于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应该为儿童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鼓励和支持儿童与成人和同龄人交流要为上学做准备,就要给孩子提供丰富合适的阅读材料,经常和孩子一起看书,讲故事,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孩子的学习经验,而不仅仅是让孩子多读多写

同样,儿童早期数学学习的任务是初步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有用性和趣味性,并感知和理解数,量和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的关系等这就要求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活动,以及充分的物理操作机会,让他们在数点,按数取物,说总数,实物加减等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数量关系,符号等抽象概念比如,如果3岁的孩子认识了1和很多,初步感受到了收藏的概念,可以充分利用清洗餐具这个环节,让孩子通过观察有直观的感受——当孩子把小碗一个个放到盆里时,盆里有很多小碗,水果碗里有许多水果每个孩子拿一个水果,碗里的水果就越来越少我们应该让孩子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感知1和很多的关系,而不是问他们加减法有多难,能背多少个数

需要强调的是,只把小学理解为超前于教育内容是肤浅的在实践中,有些教育内容并没有表现出小学化的倾向,但其教育形式却表现出高度的控制性它其实是小学化的更深层表现,需要高度警惕所以,要避免小学化,不能简单地采取统一的方式而不是机械僵硬地理解和执行上小学的要求,而是要把握深层次的理念,即尊重孩子成长和教育的规律

孩子应该如何有效学习。

在认识到幼儿教育不可能是小学化之后,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对孩子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行为,幼儿学习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对孩子有效的学习如果学前教育不仅仅是读书,数数,背古诗,那应该是什么

具体来说,儿童的学习特点是:随机的,碎片化的学习伴伴随着无意的注意,是以多种感官为通道的感性体验式学习,它是伴伴随着行动的操作性学习,是直接兴趣驱动下的情感学习,它是生活和游戏过程中的整体性学习,等一下儿童的年龄,认知和经验特点决定了儿童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做中学,玩中学,活中学孩子的学习要充分感知,要在自然,生活,游戏的情境中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最大的快乐是在一个支持性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得到充分的关注,他们的天性得到充分的释放,他们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将思考与行动结合起来

事实上,当今世界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点正在从你学了什么向如何学转变教育部《关于促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关注幼儿的学习质量,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专心致志,不怕困难,敢于探索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幼儿科学连接的时候,幼儿园要配合家长和社会,共同为幼儿营造一个自然的,生活化的,游戏化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对成年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顺应天性,引导发展,让孩子在玩耍,探索,发现,体验的快乐生活中学会认知,做事,共同生活,生存

什么是给孩子打好基础。

当前,世界正处于以知识经济,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巨大社会变革和转型浪潮中以知识技能灌输和应试为导向的教育越来越显示出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和支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弊端世界教育改革开始呈现出新的趋势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标准体系将逐渐被促进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教育体系所取代让孩子活在当下,为未来做好准备,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连接幼儿的过程中,良好的学习质量比获取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小学老师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那些在抗干扰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坚持性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孩子,更容易在学业上取得成功他们学习态度踏实认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喜欢提问,善于观察,有很强的主动性和坚持性,乐于探索相反,那些注意力不集中,听力弱,情绪低落,缺乏兴趣和主动性,自制力弱的孩子,就容易出现对学校不适应的问题在这些孩子中,不乏被提前灌输了大量小学知识,导致厌学的孩子同时,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家庭中给孩子提供合适的玩具材料,可以让孩子每天获得各种刺激的机会,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游戏和活动,可以极大地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这些发现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它直观地告诉我们,给孩子打好基础意味着什么——与知识储备相比,学习品质的培养更为重要因此,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要注重孩子学习品质的培养,引导家长科学认识学习的关键问题,从学习品质入手,做好老少衔接

学习品质是指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它包含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风格等决定学习质量的关键要素,是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学习品质包括兴趣,动机,坚持和抗挫折,独立性,专注力,计划性和时间洞察力等特质要素,以及精细加工,深刻理解,反思,批判,创造和想象等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学习质量不仅包括个体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特征,还包括其在社会学习中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讨论的特征学习质量的内涵强调的不是孩子能学到的具体知识或经验,而是如何学习学习不仅是知识和经验的掌握,更是兴趣的形成,习惯的养成,方法和策略的掌握如何学习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和提高的本质

帮助孩子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学习品质,需要家长的观念和幼儿园的观念保持一致。为此,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一是举办学习质量专题讲座,帮助家长认识和理解学习质量的内涵及其对个人终身学习的意义二是引导家长观察孩子的家庭,看哪些行为属于学习品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然后讨论,看消极的学习品质反映了什么问题,积极的学习品质来自于什么体验第三,通过半天的观察,邀请家长进入幼儿园和班级,体验儿童游戏,观察儿童的学习过程,记录反映儿童学习质量的行为,然后与教师讨论,了解幼儿园生活化,游戏化的课程如何支持儿童的学习质量第四,邀请中小学教师与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互动,引导家长用终身学习的眼光看待即将到来的小学学习,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目前的发展水平和需求第五,通过家长与家庭的充分讨论,梳理出有效的经验,帮助家长在创设环境,支持孩子主动学习,观察发现,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管理情绪等方面获得可操作的有效支持策略

总之,在尊重儿童学习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儿童学习素质结构要素发展框架和儿童学习素质训练课程框架,将幼儿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与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普遍情况相结合,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的教育潜力,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建议, 开展家庭与社区合作教育的有益尝试,是落实双减政策,深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促进幼儿科学对接的实践创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