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在中国河套大地上写论文的“90后”研究生

育儿 来源:中新网 2022-05-14 17:57 阅读量:5545   

题目:中国河套写论文的90后研究生。

2020年夏天,从北京刚到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时,翟郝伟就被当地的林荫美景陶醉了,脸上写满了兴奋。

几天后,他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虽然是中国农业大学的硕士生,其实对真正的农业生活是陌生的。

日前,这位90后在杭锦后旗采访时告诉记者,多亏了农民朋友赵等人的帮助。"

这孩子爱学习起初,他不熟悉田间的农活我把我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了他51岁的赵向海对翟郝伟赞不绝口

翟来这里和农民一起学习,和中国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在全国推广的小科研所,大学有关系。

科技院是通过科研人员进驻农村,与农民同生产,同吃,同生活,同劳动,促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已建立了480多个小型科技机构

翟郝伟解释说,这意味着从我踏上河套迪达科技学院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在准备我的毕业论文。

杭锦后旗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李杰说,2019年以来,杭锦后旗已建成7所小型科技学院,共有26名研究生来此实习这些研究生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绿色品种的引进,水肥的减量化与高效化,种植与养殖的结合等

翟郝伟的哥哥徐俊平一年前来到金航后旗。

对于翟这两年的表现,徐俊平说:一开始对农活不熟悉,缺乏自信经过训练,我现在很好我可以主持会议,为农民提供各种职业培训

对于自己在这里近三年的学习,徐俊平告诉记者,他已经完成了毕业论文,通过了导师的考核,拿到了毕业证,现在已经申请了博士学位。

三年来,徐俊平开展的防治红蜘蛛害虫的实验示范田,确实让当地农民看到了科技的神奇据官方介绍,试验示范田不仅增产了5%至10%,还节约了15%至20%的氮肥目前,他的相关技术模式已在当地1600亩连片玉米种植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博士4年了,我还在科技学院学习."徐俊平说,巴彦淖尔市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受土壤盐渍化,水资源利用率低等因素制约,迫切需要科技迭代和产业升级但是,他和其他弟弟妹妹等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出微薄的贡献

在翟看来,经过近两年的历练,他已经确定了论文题目提高青贮饲料品质的玉米/豆科间作种植模式研究,预计9月完成。

翟说,今年11月在这里完成学业后,他将回学校学习一段时间至于他以后会不会申请博士学位,会不会再来科技院和村民并肩作战,现在还没有答案

"很难想象要和村民们告别"翟郝伟不希望这一天的到来

我想在生活上给他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出门不容易赵告诉记者,翟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可爱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