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来源:中国网 2021-12-06 16:13 阅读量:8385
日前,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经济管理出版社主办,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承办的面向现代化的中国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顺利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及直播的方式进行,共吸引8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高校师生,1万余名在线观众参会
为进一步交流思想,探讨中国区域科学在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学良教授,日本东北大学信息科学研究科曾道智教授,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战略咨询研究院赵作权研究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薛领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陆军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石敏俊教授,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院长修春亮教授,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苗长虹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规划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教授结合高质量发展及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目标,分别就所著章节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写作团队,酝酿过程,研究现状,研究脉络,研究热点,区域战略,前沿观点,未来展望等内容通过执笔人的介绍,不仅表达出创作该书的重要性,思想性,全面性,系统性,前沿性,严谨性,也了解到该书创作的艰难性以及写作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更体现出区域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及蓬勃生机
与会专家针对中国区域科学如何实现现代化以及该书内容进行了充分研讨与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从共同富裕的角度探讨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黄群慧研究员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从共同富裕的角度来看,各省份人均GDP差距大,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南北差距问题愈发突出新时代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战略,尊重客观发展规律,合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打破人员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允许各类要素合理跨区域流动,尽快实现不同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黄群慧研究员认为,要重点提高共同富裕的先行示范区对经济人口的承载力,同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逐步缩小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在居民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共同富裕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研究员指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区域科学需要在很多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他主要提出三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一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实现根据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评价结果,2025年前后一些发达省份有可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到2035年部分地区确保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难度都相对较大,如何保证整个区域现代化实现需要深入研究二是中国的区域科学学科体系面对现代化的两个阶段如何建设三是中国区域科学如何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赵志耘研究员指出,该书无论从历史,现实,理论和空间的整个逻辑上看,都在中国区域科学发展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也有很强的文献性这一著作很好地处理了历史纵深与空间拓展,学术传承和理论创新,现实需求与应用导向三个关系,具有历史方位感,学术系统性和方法科学性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孙久文教授指出,该书是对中国区域科学三十年来发展的最好总结,其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孙久文教授进一步提出了对区域科学未来发展的看法,他认为,不应单纯地将区域科学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来看待,区域科学涵盖了区域经济,城市经济,新经济地理,空间经济等内容,内涵丰富,建议将区域科学设计成一个学科群或一个学科门类,这对促进未来三十年中国区域科学的发展大有益处
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国力研究员指出,该书充分体现了系统性,理论性和应用性,构建了一个非常翔实系统的专著体系,是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性研究从区域学科的未来发展来看,高国力研究员认为,区域科学不仅具有自然科学,经济学,社会学交叉学科的特点,还有陆域,海域,地上,地下立体分层不同学科交叉的特点,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与新供给和新需求,均能够很好地衔接,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高国力研究员进一步提出了主体功能区战略,城乡共同富裕和区域共同富裕,欠发达地区三个需要未来重点研究的问题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张可云教授指出,该书充分体现了三个功能:一是展示,将区域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展示,二是引领,能够引领区域科学学科发展的方向,三是培养,发挥了对区域科学年轻一代的培养和人才建设作用。
会议闭幕式上,主持人李国平教授再次对辛勤工作的执笔人及经济管理出版社表达了感谢,感谢相关媒体对中国区域科学传播的贡献以及对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的支持,并宣布会议圆满成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