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作为解决青年就业难的重要途经可以从供给端促进产教融合提升青年就业能力

热门 来源:东方财富 2021-11-25 15:39 阅读量:5900   

之前的工作社保水平低,岗位职责不清,上升空间不大,所以再三考虑决定考研但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依然对未来的就业感到焦虑本科毕业工作五年之后,今年刚刚考上研究生的小王对记者说

职业教育作为解决青年就业难的重要途经可以从供给端促进产教融合提升青年就业能力

青年就业事关民生改善,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未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记者注意到,在今年以来国新办举行的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青年就业是最为集中的提问之一

青年就业难难难

人社部最近几天发布的前三季度就业数据显示,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好于预期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8,9两月16—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分别降至15.3%,14.6%,但两者仍明显高于全国前9个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2%的均值

多位受访专家分析,这一情况主要受总量和结构性因素影响一方面,青年就业总量压力较大,受人口结构影响,每年新进入就业市场的年轻人呈增多趋势以今年为例,2021年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比去年的874万多出30多万同时,受疫情,洪涝灾害等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出现减招慎招现象,造成招聘形势相对紧张,另一方面,青年群体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青年劳动者规模依然较大,部分年轻人对就业有较高诉求,但实践经验,专业能力与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由此导致供需脱节,人岗不适此外,大学生就业求稳,毕业后考研,考公务员比例过高等慢就业现象时有发生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377万人,再创新高前程无忧调查显示,40%的受访本科毕业生表示第一打算是求学深造,76%的受访硕士研究生表示首选毕业后进入职场,为近三年来最低,其中最想成为公务员的大致占11%在学历避险成为大学毕业生重要选择的同时,希望就业的学生最青睐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这类较为稳定的工作单位,有八成大学生在选择最愿意工作的两类企业中首选国有企业,首选国企的人中半数同时也倾向于政府机构工作机会,首选政府机构的毕业生中超过六成也愿意在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寻找合适机会

虽然大学生们更加倾向于到国有企业工作,但实际上国有企业能够解决的就业岗位非常有限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三季度民营,上市公司,股份制企业就业景气较好,国有企业就业竞争激烈,国企就业景气指数只有0.39,民营企业则为1.54

今年以来我国对一些行业依法加强监管,在规范行业秩序的同时也造成一些岗位的流失,尤其是双减政策对青年就业的影响较为明显。

上述景气报告显示,第三季度高校毕业生进入秋季求职高峰期,就业景气指数环比有所下降,表明该季度求职竞争较为激烈其中,最突出的是教培行业

教培行业中的中小学课程辅导职业曾排在高校毕业生十大就业景气职业第二位,但7—9月,教培行业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申请人数均逐月下降,其中9月份招聘需求下降特别明显,景气指数也降到二季度以来最低点前程无忧调研显示,截至8月15日,约有四成原教培行业从业者仍处于求职状态,其中,30岁以下群体占比近八成

难在哪里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比今年再增167万人,加上高职的第一届百万毕业大学生等,大学生就业总量将进一步增加,供需矛盾可能更加尖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应从多方面帮助青年就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紧跟经济发展潮流,贴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管理,沟通,抗压,团队合作等软技能另外,要注重加强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企业适应力,通过就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求职心态和求职能力,减少由于恐惧劳动力市场而产生的慢就业现象

张成刚还指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青年就业岗位的重要提供者,国家可以通过降低中小微企业划型门槛适当扩容,拓宽扶持政策惠及面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中小微企业抵御市场和疫情等风险的能力,增强就业韧性。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韩凤芹分析,从需求端看,在当下宏观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调整过程中,一些传统产业萎缩,新技术对人员的替代都相应减少了就业需求从供给端看,一些大学生将进入体制内作为真就业,甚至连年参加公务员考试,进一步激化了供需矛盾另外,我国存在典型的就业难与用工荒矛盾,这与当前我国教育体系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有关,最终导致大学生在学校里获得的知识技能与企业需求脱节,加剧了青年就业困难

供需发力政策支撑

职业教育作为解决青年就业难的重要途经,可以从供给端促进产教融合提升青年就业能力。全国就业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0%,体现出中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带动就业逐步企稳。在各项具体数据基本呈现下降趋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16岁至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6%,比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9%高出不少。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田志磊认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供给端他建议,可以通过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规范行业企业权利和义务,建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行业指导的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将企业支持职业教育情况纳入其社会责任报告,将国企对职业教育的支持纳入其生产经营考核指标,让职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参与到对职业学校的评价之中在经费支持上,把区域产教融合的测度指标作为中央拨款的主要依据,将经费分配权更多交由省级政府行使同时,借鉴义务教育经费可携带的理念,为中西部地区学生在东部接受职业教育提供财政支持

有关部门将如何从供需两端强化政策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司长哈增友表示,针对青年群体就业,要从三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高质量就业,围绕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发更多适合青年群体的高质量就业岗位二是鼓励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继续建好双创示范基地,办好双创活动周,用好创业担保贷款,鼓励青年创新创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三是紧紧瞄准市场需求,持续提升青年群体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储备,最大程度地实现人岗相适,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要通过供需两侧发力,政策服务支撑,多渠道促进青年就业创业通过创造多样化的就业机会,拓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领域的就业创业机会通过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增加见习机会,提升青年求职能力,职场适应力,成长力和胜任力,通过增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完善适应青年需求的就业服务模式,畅通信息服务的渠道,创新更多符合青年人特点的直播带岗等就业服务模式,实施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对失业青年开展实践引导,分类指导和跟踪帮扶,对一些困难的失业青年提供就业援助,兜牢就业底线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友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