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 来源:人民网 2022-10-08 10:06 阅读量:8805
走进面馆,首先看到的是几块黑底金字的牌匾现任店主于怀增介绍,牌匾都是他爷爷于新志题写的,其中一块写着该店食为天的座右铭,也道出了家乡面馆的变迁历史
余新智带着妻子从青岛来到台湾省后,为了生计,他摆起了地摊,身上只有七十块钱起初,他主要以卖山东馒头为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吃剩的面皮边角料用来做手工刀切,物尽其用余怀增还记得父亲的回忆,用市场牛肉摊上剩下的牛骨做汤,煮一碗面,是天下美味
退伍军人定居在陌生的台北,大多在万华区西门町做小生意谋生山东人勤劳,忠诚,所以我爷爷的生意很好余怀增说
经过艰苦的努力,鱼枷的摊子越做越大终于在70年代,在今天的昆明街设立了自己的店铺,生意变成了手工切牛肉面的主业老山东口音很重,很多老客人都喜欢叫它老山东,这也是这家店名字的由来几年后,鱼枷面馆搬到了西宁南路,一直流传至今
余怀增牢记爷爷传下来的经商经验,做好一件事,货真价实,精益求精创业容易,维持难希望把爷爷的创业精神和职业精神传承下去
不只是家面馆,各种流派的牛肉面店也遍布台北街头桃园街全盛时期,十几家牛肉面大王云集,成为台北一景牛肉面的流行集中在台北,鱼枷面馆也是台湾省牛肉面流行的一个缩影
由于台湾省早期农业社会以水稻种植为主,面食并不是当地人的主食关于台湾省牛肉面的起源,有很多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1949年后,由于粮食短缺,小麦,牛肉等物资被大量引入岛内,台湾数百万退伍军人及其家属的食欲转化,为牛肉面的相遇创造了条件
已故美食评论家凯耀东教授关于台湾省牛肉面起源于退伍军人家庭村的说法得到了广泛认可在怀增看来,当年,爷爷漂洋过海,辛辛苦苦来到台湾,想养家糊口他的家常面条是最简单的谋生手段这碗家乡风味的面食,也是老一辈想家时的情感寄托
食物最暖人心除了牛肉面,于怀增坚持做手工饺子,也是从祖上继承了配方,保留了传统的家乡风味他总是提醒客人不要忘记喝饺子汤我爷爷说饺子汤味道像家
在当地,牛肉面曾经是学生的不二选择,也是晚归农民工的最爱大多数外国游客对台湾省美食的印象都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的有美食家说,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散发着乡愁和家的味道,这也铭刻在台湾省人的集体记忆中
口碑重要,味道更重要,熟悉的味道最能唤起人的内心感受我会努力把‘老山东’传承下去余怀增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